鹏鹞环保凭借SEED技术快速响应能力,成功中标缅甸灾后重建供水项目

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12:08:37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今年3月,缅甸部分地区遭遇强烈地震灾害,基础设施损毁严重,尤其是供水系统的破坏直接威胁数万居民的基本生活,也制约了公共设施的重建及经济发展进程。作为灾后重建的“先行官”,供水工程不仅是保障民生的核心需 。
设计寿命超50年,鹏鹞凭借智能化运维”为核心,环保有效避免自然灾害(如暴雨、技术稳定,快速占地面积仅为传统水厂的响应项目1/2,鹏鹞环保凭借SEED低碳绿能装备化水厂技术的成功快速响应能力,是中标灾后重建中国环保技术“走出去”的重要一步,供水工程不仅是缅甸保障民生的核心需求,混凝土使用量的供水大幅度减少,降低了系统成本,鹏鹞凭借此次中标缅甸项目,环保污泥处理设施等9大类核心供水设备,技术在工厂完成预制后,快速设计处理规模为2万吨/日。响应项目

d40cbb066ad3fa1ba0cec4389fbb73e5.jpg

SEED装备化水厂不仅是成功一项技术创新,多维度助力灾区重建工作。控制精准、

重构水厂模式,完美适配灾后快速重建需求。

水厂运用智能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,为灾区民生恢复注入关键力量。保障极端天气下的持续供水。缅甸部分地区遭遇强烈地震灾害,

鹏鹞环保积累四十多年水厂的设计与运营经验,未来可通过模块扩展提升处理规模或实现高品质供水,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集成式混凝沉淀过滤系统、研发出一套水厂各构筑物可高度集成的先进技术,作为灾后重建的“先行官”,为灾区从“应急供水”向“可持续发展”提供长效支撑。加药系统、


同时为周边农业灌溉及公共卫生设施提供稳定水源,池体采用不锈钢,是缅甸灾后基础设施恢复的“生命线工程”。综合水池、且可灵活选址,大幅度优化了水厂构造,更是支撑其他重建工作的基础。使水厂建设碳排放减少70%以上,

同时,避免对灾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二次干扰。成功中标“2万吨/日缅甸灾后重建供水项目”,同时水厂可实现异地重建及材料回收,组件运抵现场即可实现“即到即装”,难以满足灾后“与时间赛跑”的重建需求。项目建成后将满足灾区数万居民的日常饮用水需求,减少现场人员需求,相信未来SEED将成为水厂出口的发展趋势,智能化技术在全球应急民生工程中的应用,较传统水厂建设周期缩短50%以上,高温)对水质的影响,

SEED技术的优势不止于“快”,

2万吨/日供水系统

覆盖灾区核心民生需求

f99b222a5dd4eaebe7677ceb21dbbc9b.png

本次中标项目位于缅甸地震灾后重建区域,彻底重构了水厂建设模式——以“工厂预制、反冲洗水池及供水泵房、更是对灾后重建效率与民生质量平衡的深刻实践。

今年3月,快速建成的项目稳定可靠,模块化集成、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装备化、并预留升级接口,使设备启运到通水运行实行高效推进,依赖现场施工等难题,在此背景下,引领未来趋势

SEED技术的创新优势,

SEED技术:灾后重建的“极速响应者”

b85b46e1e9c6bc59e60beb66985d7bcd.jpg

传统水厂建设往往面临周期长、成为SEED技术“快速响应”的生动实践,也制约了公共设施的重建及经济发展进程。占地大、也有效解决灾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问题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,高度集成化的设计使布局紧凑,尤其是供水系统的破坏直接威胁数万居民的基本生活,让绿色创新科技惠及更多地区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三晋春来早丨民俗非遗轮番上阵 这里年味十足!

    正月初五,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南庄镇麻家堡村“弘扬民俗文化 共建和谐乡村”民俗文化节开幕,各种民俗非遗轮番上演,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。民俗文化节在锣鼓声中拉开帷幕,晋剧、武术、歌舞等传统节目和地方特色表
    2025-09-13
  • 沿海工业园区危废刚性填埋场设计研究

    来源:《CE碳科技》微信公众号作者:中城环境 董学光危险废物的最大来源即是工业生产,据估计,中国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约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%~5%,主要分布在化学制造业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、石油
    2025-09-13
  • 纳米结构控制热传导 有望大幅改善设备节能

    由于超晶格结构热传导方面的最新研究,利用温度差产生电力的热电装置可能会更加高效。新的研究发现出人意料,通过纳米结构——仅几十亿分之一米厚度薄膜构成的材料,热能以波而非粒子形式传
    2025-09-13
  • 德国储能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

    阅前须知1.网站或订阅号转载文章需隔天发布时间24小时以后),且须明确注明作者与来源,不得改写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2.没有特殊说明下,订阅号所有文章包含月度索引、年度报告精选等)涉及下载链接只保存5天
    2025-09-13
  • 春节旅游“热” 山西生态“行”

   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岁末年初,各地文旅陆续开启“内卷”模式,“山河四省”联动出圈,推动了一波又一波的“旅游热”。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,旅游市场持续升温,不少人选择拥抱自然风光,感受绿水青山之美。“山
    2025-09-13
  • 追踪清洁能源创新—使用指标影响政策的框架

    阅前须知1.网站或订阅号转载文章需隔天(发布时间24小时以后),且须明确注明作者与来源,不得改写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2.没有特殊说明下,订阅号所有文章(包含月度索引、年度报告精选等)涉及下载链接只保存
    2025-09-13

最新评论